建设计划实施步骤

作者:办公室录入时间:2009-12-27浏览:418

  1.制定发展规划,编制建设预算

  拟筹措150——200万元科研经费和基地建设费,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本中心实际,制定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中长期规划(五年和十年规划)和短期计划(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以统一基地成员的思想,形成建设共识,指导和规范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并为上级部门和学校支持基地建设、检查建设绩效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规划和计划编制经费预算,以保障基地建设、发展和科研活动。

  2.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科研方向和管理需要并报学校批准建立和完善“中心”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中心与研究室两级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与学术委员会双重决策机制,实施项目组科研责任制;建立和健全经费管理、科研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联合基地管理、人员流动管理、成果奖励、民主决策、学术活动管理、资讯管理、考核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

  3.凝炼科研方向,组织研究团队

  根据“中心”研究方向和成员学术背景与科研专长,组建30人左右的科研团队,成立项目组织,从项目申报、科学研究、群体科研、咨询服务、成果产出到绩效奖励,从项目招标、人员流动、科研计划、学术活动、成果报奖到研究资助,全面全员全程地贯彻“方向符合优先”原则,切实改变科学研究的“游击方式”,保证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成果奖励与科研方向的高度一致性,使研究方向更加集中、研究特色更加鲜明、研究团队更加稳定、研究优势更加突出。

  4.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学术联系

  “中心”将根据科研方向和需要,选择有学缘关系、相近学术优势的重点师范院校,争取每年有20次以上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通过学术活动、访学、进修培训、聘请学术委员、参与申报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开展学术讲座、邀请项目顾问、成果项目评审等方式,同知名学者和国家研究基地建立稳定的学术联系和学缘关系,争取他们的指导、帮助和参与,借助“名脑”、“外脑”机制,提升“中心”的科研层次、成果档次、学术实力和特色优势。

  5.收集信息资料,建立资讯中心

  根据基地建设目标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组织2-3名信息采集的专门人员,多方搜集大别山红色文化区域社会发展基本数据,调查研究取得历史和现状信息,设立专项经费购置图书期刊,采用信息技术汇集和储存电子资讯,建成大别山红色区域社会发展信息数据库、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库,开设“中心”开放与交流大别山红色文化区域社会发展及其研究信息的网站。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