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议程实录

作者:办公室录入时间:2011-12-05浏览:369

一、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良明教授

1.讨论主题: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与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地建设

2.充分认识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研讨会的重要意义:(1)民族精神是国家之魂。红色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意义重大,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精神食粮。大别山红色文化是特有的文化。红色文化在大别山地区的传播才有了周边的党组织,才有了周边的农民运动,才有了后来的革命根据地。(2)大别山地区走出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人才和一大批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终身信仰、践行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树立了优良的党风、学风。(3)举办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研讨会,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举措。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吸取苏共亡党教训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必要的精神动力保障。

3.如何建设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地的若干建议:(1)总结基地建立以来的成绩、经历。同周边院校进行比较,找出不足,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明确自己研究的目标。(2)整合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的资源,凝聚大别山周边地区研究红色文化的力量,分工合作,打攻坚战。(3)把基地建设好,出成果,出人才。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申报课题,申报重大课题。不要妄自菲薄,要敢于亮剑,申报国家课题。有了课题,就多了份责任,做出来的东西必是精品。申报国家社科,要选好题,注意论证。

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克绳教授

1.讨论主题:大别山的重要地位、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大别山红色文化基地的建设。

2.大别山在全国的地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培养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

3.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的现状:落后于井冈山、延安。红色文化研究,延安最早,井冈山次之,大别山落后。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缺乏第一手材料。

4.如何把大别山研究做的更好:研究要有目标,有队伍,有决心,有课题。要搜集一手材料。

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处长蔡新植

1.讨论主题: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设想

2.研究现状:大别山地区横亘鄂豫皖三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人物转展于三省之间,红色文化资源是鄂豫皖三省共有的一个特色资源,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联手研究;由于各地地理和历史各有不同,各自有自己的研究专长和研究专注点,于是形成了各自为站的研究局面,中心偏移,力量失散,研究速度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难以产生权威的、有影响力的结论或者学术著作。中国四大革命大山,井冈山、沂蒙山、太行山以及大别山,在研究方面,井冈山和沂蒙山步伐较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模,而相比之下,太行山和我们鄂豫皖边区的大别山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却较慢。

3.原因分析:首先,学术力量不足。在今天的讨论会上,华中师范大学的李良明教授和谭克绳教授在这些方面给我们了较好的提示,目前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文化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与我们的学术团体合力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其次,地方特点限制。比如,黄冈人会种田,善于打仗,不会经商,缺乏一种扩大眼界,胸怀大象的豪情。在壮大规模上缺乏一定魄力。

4.解决路径:首先,加强横向合作。确定研究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提炼大别山的精神内涵,避免选题重复,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倡议建立大别山周边高校系统研究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加强资源共享,构建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其次,自身纵向提拔。我们高职这个层次的学校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实力,积极主动与本科院校相联系,向本科院校的同行学习,形成一种互帮的体系、本科带专科的格局。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研究成果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组织学生以唱红歌,读红色书籍,建红色基地,创红色基地等形式丰富大家的精神家园,提高学生的红色思想意识。最后,大胆开拓。向历史上的禁区突破。例如革命战争期间大别山地区的肃反活动探究、鄂豫皖地区大发展的原因探究,如何客观看待红色革命人物。对失败、失误以及纠错机制进行科学分析和探秘,给历史一个客观的回应。

四、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刘喜元老师

1.讨论主题:大别山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

2.红色非物质文化的定义:对红色文化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释义,可以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进行分析。但是对红色非物质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从革命文化艺术形式这一层面进行解释。

3.表现形式:也就是红色非物质文化是通过什么样的载体表现出来的,我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红色歌谣的形式。比如革命时期广为传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第二,论文文学的形式。比如

上一篇:下一篇: